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五画     
字体 [大]    [中]   [小]


 神农时,有职司占卜之官名司怪,后裔有司姓。春秋,晋国大夫叔虎,食邑于郄,建立郄国,下有卿士司臣。其后裔有司姓。卫灵公有子程伯休父,其裔世为司寇,子孙遂有司寇氏、司氏。望出顿丘。祖籍赵郡。
 司马
 司马氏,上古,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重黎裔程伯休父,官拜司马。佐政辅国,执虎调军,权势极大。克平徐方,功勋卓著。周室允其以官为氏。祖籍河内郡。
 司空
 司空氏,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司空。职司土木营造。其后裔有司空姓。
 司徒
 司徒氏,唐尧为首领,舜为司徒,职司土地事务。子孙遂有司徒复姓。
 司寇
 司寇氏,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裔孙世为卫国司寇官;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均为司寇复姓。
 
 可中正,唐谏议大夫之后。
 
 古有若成氏(河南鹿邑县境),原为苦城氏,后改为苦成氏,古氏,源于姬姓。古公亶父居周原,曾孙姬发灭商建周。古公亶父之后裔遂有古姓。祖籍新安郡。
 
 右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少子叔康之后。宋国宋庄公生子申,世代为右师官。时有左师右师,皆为执法官。公子申的后裔世袭右师官,遂为右宰姓,演为右姓。晋国有左行、右行之官。其后裔遂为右行氏、右氏。宋有右喜祥,安州司法。
 
 召氏,或作邵。姬姓。西周召公姬奭之后。周公封鲁,召公封燕。 召公食邑召亭(扶风县东南有召亭;凤翔有雍地)。东迁之后,其地在王屋。 召公后裔留佐周室者,世为周卿士。 至厉王,周衰,召穆公在东都收会宗族。 召简公之后失载,召与邵一氏。 而后裔分二,齐有召忽,汉功臣有召欧。 又南阳太守召信臣生子驯,孙林,遂单姓召。秦有邵氏。汝南安阳之族,均以邑姓。
 叱干
 复姓。源于叱干氏,后魏献帝赐姓。 世居武川。
 
 玉氏,汉武帝欲兴土木,建明堂宫,不知其制。齐公玉冉后裔公玉带献图。 公玉带后裔有玉姓。
 
 仓颉为黄帝史官。时结绳为政,无文字。 仓颉观鸟兽形迹,万物长势,而创文字。仓颉葬于冒意(河南省南乐县西。陕西白水有其衣冠塚)。其后裔分2支。 1支以仓颉职官为史姓;1支复姓仓颉氏,省文仓氏。 周有史伕、史籀。汉,有史高、史恭。 为仓颉后裔。 又有阿史那氏,改为史氏。祖籍京兆郡。
 
 台氏,金天氏裔孙名台骀,颛顼因其治水有功,封于汾川,后裔号为汾水之神。遂有台氏、骀氏。 又,台氏,本黑台氏。避事改台姓。亦作怡氏。
 
 句氏,少昊第三子名重。被封为木正官。金、木、水、火、土五行官之一。掌管树木山林,称为芒官。重之后人世袭此官,裔孙遂以祖官为句姓。孔子弟子句井疆之后。
 
 楚平王之孙,有田公它成之后裔姓。
 
 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汉五京,晋五裔。为五姓后裔。
 
 甘氏,商高宗武丁曾拜甘盘为师。武丁即位,遂用甘盘为相。甘盘的子孙以祖字为甘氏。又,周武王封族人于甘地,史称甘伯。其后代甘伯恒公之裔孙遂为甘氏。
 
 前燕慕容皇光左司马冬寿之后裔姓。
 北宫
 北宫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子康叔建立卫国,传12帝为卫成公。成公的曾孙姬括,世袭卫国上卿。居京都北宫门外。子孙以居地方位为北宫氏。
 北门
 北门氏,起源上古,相传黄帝时有大臣北门成,汤王佑臣有北门侧。
 
 夏,四月丙寅,车师后部司马,率后部王加特奴等,掩杀匈奴,匈奴溃散,加特奴裔加姓。明有加传,字习夫,稷山人,嘉靖己酉举子。
 
 包犧氏后有包氏。包氏出自申氏,楚国君蚡冒后裔有楚大夫申包胥,又称王孙包胥。 曾赴秦求兵救楚。 后代以祖字为包氏。祖籍上党郡。
 
 汉朝以彤之后裔姓。
 
 陈国君主子名公子完,其孙书,字子占,世为陈国大夫。 子占裔孙以祖字为占氏。
 
 盧奴之后,奴氏祖籍盧州府六合县。
 
 尼氏,尼江,中牟人,明正德举人。
 
 付氏,源于春秋郑国史姓。 史付后裔以祖字为付姓。
 
 左氏,黄帝有小臣左彻。相传黄帝铸九鼎而逝。左彻取黄帝衣冠几杖而祭祀。1支出姜姓。齐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为氏。楚威王时,在左史官倚相,本出熊氏,为鬻熊之后。周穆王有左史戎夫,为左氏始祖。有复姓左丘,祖籍济阳郡。
 左丘
 左丘氏,春秋时,齐国有地名左丘(山东省临淄市),此地曾出名人左丘明。子孙遂以地名为左丘氏。
 
 布氏,源于古代西北羌族。战国时,越国有布子,善相马。唐时,西域龟兹国王布姓,名失毕,其后裔遂有布氏。江夏多布氏后裔。
 
 平氏,姬姓。战国时,国君主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山西省临汾市)。后秦灭,婼率族人迁于下邑(安徽省砀山县),其后裔因以为氏。一说,春秋有著名大夫晏婴,字平仲,其后裔平姓。祖籍河南郡。
 
 弘氏,卫大夫弘演之后。祖籍太原郡。
 
 未氏,汉朝未央,识天文地理,其后裔姓。
 
 末氏,本秣姓。即秣陵氏,因避难,而改末姓。
 
 术氏,金朝,丞相术虎高后裔姓,祖籍章丘郡。
 
 正氏,宋国上卿正考父生子孔父嘉,嘉生孔丘,为孔姓。 另1支为正氏,有正伯桥。
 
 仕氏,与士氏通。 明正统,昌黎人,任山东阳信县主薄。
 
 后魏,黜弗氏、铁弗氏、燕弗氏,皆改为弗氏。
 
 必氏,南宋,必赞后裔姓。 为嘉熙进士。
 
 玄氏,黄帝子玄嚣,嚣生蟜极,极生帝喾高阳氏。其后裔有玄氏。 又,古诸侯国玄都遗民以国为氏。
 
 瓜氏,王莽时,临淮瓜田仪后裔姓。
 
 代氏,古有代国,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为代氏。
 
 生氏,晋国大夫阴饴生,即瑕吕饴生,其后裔以祖字为生姓。又因阴饴生又名吕甥,故又称甥姓。明,湖广襄阳府有生氏。蔡国君子名公子归生,其裔世为蔡国大夫,亦有生姓。
 
 用氏,古有用国,今高唐为用国故地。用国灭,遗民有用姓。
 
 田氏,田、陈2姓源于妫姓。田姓本为陈姓。周初,武王封舜的后代胡公满于陈(河南省淮阳县),建立陈国。胡公满后代以国为陈姓。传到10世孙陈厉公时,生子完,字敬仲,史称陈敬仲。陈宣公欲立嬖姬子款,杀死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及己,逃到齐国。食采于田。阴陈姓而改田氏。后有田和,推翻姜姓齐国。以田代齐,史称齐太公,田齐。历8王165年,后为秦灭。祖籍原门郡。
 
 由氏,古代为由余氏。西戎由余曾作秦国相国。其子孙遂由姓。
 
 宋朝,曾改山东曲阜县为仙源县。居民遂有仙姓。至金朝,又改为曲阜县。宋时,有仙源明、仙时忠,其后裔形成仙氏族。
 
 甲氏,源于子姓。商汤名太甲,即位不勤政,被伊尹放逐于桐。居3年,太甲有悔过之意,伊尹又亲迎回朝。太甲即位,励精图治,诸侯归服。 在位33年。其后裔甲姓。郑大夫石甲后裔亦甲姓。
 
 申氏,伯爵,姜姓。 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上海、黄浦江称申春江),号申伯,或申伯吕。即周宣王元舅。 申国灭,裔孙以国为申姓。一说,商朝有诸侯孤竹,其国郡长子伯夷居于陕。 周宣王时,其一庶支东迁入中原,受封谢地(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时,楚灭申,子孙以国为氏。 祖籍瑯琊郡。
 申屠
 申屠氏,虞舜裔孙有胜屠氏。 古申与胜通。故有申屠氏。 夏朝有申屠狄,贤达闻世。 又,炎帝裔孙有四岳。 四岳后代封于申地,为侯爵,史称申侯。西周末,周幽王曾娶申侯女,生太子臼白,后为周平王。 申侯弟受封于申地屠源,居屠源申族后裔遂为申屠氏。
 
 白氏,炎帝时有大臣白阜,是怪义子。怪义为炎帝通水道有功,子孙以祖字为姓,为白姓始祖。一支出姬姓。 周太王5世孙虞仲,封于虞。 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于秦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 奚王视子孟明,世称孟明视。孟明视2子,西乞术和白乙丙。其后裔以白为氏。楚平王孙胜,封于白邑(河南省内乡西北),史称白公胜。 以邑为白氏。唐白元光,五代白文珂,明朝白天民,清白文选。祖籍南阳郡。
 
 令氏,楚大夫令尹子文后裔姓。祖籍太原郡。
 令狐
 令孤氏,周文王子华公高孙毕万,春秋时,任晋国大夫。生子芒季,芒季生魏犨,即魏武子,武子之子魏颗,受封令狐(山西省临猗县西)。子孙遂有令狐氏。
 
 皮氏,周初,周公子伯禽封子于曲阜,立鲁国。传至鲁献公时,次子仲山甫,佐宣王中兴,为天下名臣。仲山甫封于樊国,侯爵,史称樊侯。其子孙以国为樊氏。甫次子封于皮氏邑(山西省河津县),时称樊仲皮。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皮氏。望出下邳。唐宋有襄阳皮日休。祖籍天水郡。
 
 目氏,春秋,目夷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石氏,春秋,卫国大夫石蜡,大义灭亲,世传佳话。其裔石骀仲以祖字为石姓。后赵,张㔨督改为石会,冉闵改为石闵。亦形成石姓1支。北魏,有鸟石兰氏,有娄氏亦改为石氏。唐“昭武九姓”中有石姓。望出渤海,祖籍武威郡。
 
 禾氏,禾实,元佑间,任知安远事,其后裔姓。
 
 穴氏,春秋,楚国穴熊氏形成穴氏族。
 
 邴氏,亦作丙氏。炎帝时丙封为丙姓始祖。晋大夫邴豫食邑邴,子孙因丙氏。齐亦有邴邑丙氏。又说,李陵降匈奴,裔孙归魏,魏主丙殿召见,因赐姓。汉有丙吉。
 
 印氏,郑穆公子,字子印,其子孙印叚,世为郑大夫,子孙印姓。祖籍冯翊郡。
 
 冉氏,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为武王封于��地(四川县茂县),史称冉季载,佐成王定天下,楚大夫叔山冉之后分为2支,叔山氏、冉氏。宋有冉宗闵、冉夔,登科进士。祖籍武陵郡。
 
 主氏,源于主父氏。战国时,赵武灵王让位于子,自己号主父。其裔孙有主父氏,主氏。
 
 丕氏,春秋晋国大夫丕郑、丕仲虺为丕姓先祖。
 
 仝氏,元,仝文瑞为兵部尚书,镇守潼关。其后裔仝姓。
 
 丘氏,源于姜姓。太公封于齐,都营丘。其支庶居营丘者,遂为丘姓。又说,邾大夫丘弱后裔,亦为丘姓1支,世居扶风。北魏,有丘林氏、丘敦氏并改为丘氏,或魏氏。
 
 示氏,示都之后裔姓。临潼人,明洪武初,任府同知。
 
 世氏,黄帝臣大封玄孙名世吾,官拜司马,为世姓始祖。又,战国,秦大夫世钧,汉九江尉世宠,为世姓之裔。
 
 且氏,高阳氏臣且鸠之后裔姓。宋有且简,观城人。明正德年,任潞州判官。

字数:4075

柴玉文 著.中华姓名词典.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第558-569页.
收录词条数: 242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