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情绪学说     
字体 [大]    [中]   [小]

在西方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情绪学说有三种。即(1)詹姆斯—朗格情绪学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朗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由于他们的理论基本相同,后人统称为“詹姆斯—朗格情绪学说”。他俩的基本观点是:情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腺体分泌、肌肉伸缩等所引起的感觉和知觉。詹姆斯把有机体的生理变化看作产生情绪的直接原因。他认为,因为哭才愁,因为动手打才生气,因为发抖才怕,而不是平常所说的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故他把情绪看作为有机体身体变化的感觉。朗格认为,如果没有身体的变化,就不会产生情绪。例如,愉快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加强与血管扩张的结果,而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减弱与血管收缩则会产生恐惧情绪。这种学说,对情绪的实验研究起着积极作用,他们强调周围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时的作用,但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对情绪的调节控制作用。(2)情感三度说。由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他把情感和情绪分为愉快与不愉快、激动感与平静感、紧张感与松弛感三种度量,并用三度型的图式来表示情感的基本性质。(3)情绪评估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情绪与认知相联系的理论。她认为,情绪是由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估量而产生的。其实质,是客观事物对人具有什么意义,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求。她还认为,这种对事物的评估必须通过大脑皮层才能实现,从而补充了以往情绪理论的不足。在阿诺德的情绪评估论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情绪三因素说”。他们认为,情绪、情感是受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制约的,是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这三种因素中,认知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字数:727

张焕庭 主编.教育辞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第829-830页.
收录词条数: 3105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W.B.)和巴德(Bard,P.)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字数:350 来源: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
  • 这一概念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59年所著《道德情绪学说》(Theory ofMoral Senti...这种相似性,不仅仅单指一个人的外显可观察到的行为的相似性,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行为目的、动机等的相近性。同类意识是人们相互结合的心理基础,与模仿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字数:506 来源: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