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字体 [大]    [中]   [小]

当“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即将开始执行的时候,1990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建议》的产生,经过了比较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早在1990年初,国务院即着手研究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次制定计划的方法,较过去有明显的改进。一是把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这是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是有连续性的,需要有比较长时间的考虑: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科技攻关课题,以及人才培养等,也往往不是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够完成的,根据十年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奋斗目标来确定五年计划,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二是先研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分析国内和国际形势,从大的方面把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方针、政策确定下来,然后再具体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三是在《建议》起草过程中,反复广泛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各大单位、各人民团体,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征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意见。由于充分发扬民主和走群众路线,《建议》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建议》规定,今后十年,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更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基本要求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一步健全。第二步战略目的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迫切愿望和雄心壮志。其主要精神是:第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这不仅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强调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这将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世纪初叶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体制、政治、思想和其他方面的保证。
 十三届七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制定与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指导方针。这就是:
 第一,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精辟地作了概括,提出了十二条主要原则。
 1、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采取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和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5、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作用,并对它们加强正确的管理和引导。
 6、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7、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有利于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8、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民族岐视和民族分裂。
 10、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1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
 1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十二条原则,有些是我们几十年来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新的发展,充实了新的内容;有些则是十多年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总结。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凝结了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卓越贡献。这十二条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指导上的进一步成熟。实现九十年代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总结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使改革不断深化,开放进一步扩大,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第三,坚定不移地执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必须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安排上认真执行量力而行的原则,稳扎稳打,注意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既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国民收入超分配,重新诱发通货膨胀。
 第四,坚定不移地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把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同发展我国经济、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结合起来,以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必须长期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全面厉行节约,努力克服各个领域严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勤俭办一切事业。
 第五,坚定不移地执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面对九十年代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更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改善社会风气,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单 位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17 400 23 250 31 100
工业总产值 亿元 23 851 32 700 40 049
原 煤 亿吨 10.8 12.3 14左右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6 180 8 100 11 000
万吨 6 604 7 200 8 000以上
乙 烯 万吨 150 230左右 300左右
万吨 450 485 557左右
农业总产值 亿元 7 382 8 780 10 413
粮 食 万吨 43 500 45 500 50 000
棉 花 万吨 447 475 525


 注:本表价值指标均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根据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国务院制定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经1991年3月至4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付诸实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是当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所决定的。我们一定要在九十年代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使我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跨入21世纪。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字数:3563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822-828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