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中苏联合公报的发表     
字体 [大]    [中]   [小]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5月15日至5月18日访华期间,同中国签署了《中苏联合公报》。
 戈尔巴乔夫主席是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前来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这是近30年来苏联最高领导人首次访华。
 1989年5月15日12时,戈尔巴乔夫和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到达北京机场,国家主席杨尚昆主持仪式,热烈欢迎苏联领导人正式访问中国。下午,杨尚昆会见戈尔巴乔夫,并于晚上举行盛大宴会欢迎苏联贵宾。杨尚昆在宴会上说,在过去的岁月中,中苏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今天,我们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5月16日上午10时零5分,中苏两国领导人、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举行了30年来的首次高级会晤。
 会晤开始不久,邓小平说,现在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宣布,我们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他还说,戈尔巴乔夫今晚还要同赵紫阳总书记见面,这将标志着中苏两党关系实现正常化。
 邓小平又高兴地补充说,我们这次会晤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接着邓小平主席和戈尔巴乔夫就社会主义问题、世界形势、柬埔寨问题等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5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友好会见。
 赵紫阳说,这次中苏高级会晤,也就意味着中苏两党关系的自然恢复。
 赵紫阳还向戈尔巴乔夫着重谈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总书记也向赵紫阳介绍了苏联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进展以及法制建设等情况。
 5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1989年5月18日,中国和苏联在北京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公报共18条,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两国、两党关系的正常化
 公报强调中苏两国将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原则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关系。今后,只要中苏双方在两国关系中切实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中苏关系就可以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至于中苏两党的关系,也只有建立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正常和平稳的发展。
 2、反对霸权,谋求和平与发展
 公报宣称,中苏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谋求任何形式的霸权。当今世界,搞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无论是搞全球霸权主义还是搞地区霸权主义都越来越行不通了,已陷于破产或者正在走向破产。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那么世界的和平就会得到保障,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来。中国忠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后也将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3、交流改革情况和经验
 中苏高级会晤期间,作为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双方交换了对于社会主义所面临问题的看法。当前,社会主义遇到了严重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只有依靠改革,别无出路。事实表明社会主义不可能存在一种固定的模式,各国马列主义者只能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这将有利于在实践中用各种新思想来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给社会主义事业以新的推动。
 4、柬埔寨问题
 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也必将推动双方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关系的新发展。但是,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柬埔寨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苏联在这方面将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希望苏联作出切实的努力,促进柬埔寨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以清除仍然笼罩在中苏两国关系上的阴影,缓和东南亚的紧张形势。
 5、双方还就裁军、边界和台湾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声明
 戈尔巴乔夫的访问,标志着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世界的稳定与安全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这一访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字数:1740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800-802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