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字体 [大]    [中]   [小]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农村发展到城市;从生产领域发展到流通、分配领域;从微观搞活企业发展到宏观转变管理方式;从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到政府管理机构职能和设置,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几年来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主要在农村进行改革,在城市只进行了一些探索性、试验性的改革;第二阶段,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是初步的、试验性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新阶段。试行的推广,又可分为三小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为第一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的调整来进行的。从十二大到1983年底为第二段,这一段以加快改革步伐为主。从1984年初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为第三段,这一段经济体制改革是有秩序地、相当广泛地推广。

中心城市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是逐步展开的。1981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湖北沙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1982年3月,又批准江苏常州试点。1983年2月,批准重庆开始综合改革试点。1984年又相继批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广州、南京开始改革试点。国家对重庆、武汉、沈阳、大连、西安、广州、哈尔滨七个大中心城市采取了特殊的改革措施,主要是:1、对这些城市实行计划单列,重新恢复这些城市与国家经济计划的直接联系;2、赋予这些城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3、调整了城市的财政体制,增加了城市的留成比例;4、下放部属、省属工商业大企业,使城市有可能组织全市的生产和流通,发挥其经济中心的作用;5、首先从大城市开始,实行了市领导县的体制;6、推动城市积极发展和参加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城市综合改革,到1986年初止,已有60个城市试点,有省市城市,有省辖大中城市,有工业为主体的城市,有商业发达的城市,有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等各种不同类型,这些城市从不同角度,共同探索城市改革的道路,创造改革的经验,推动改革进程。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深刻地总结了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论述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指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确定了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规划了改革的基本蓝图,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它是全党智慧和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规定:

第一,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二,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价格,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综合运用和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强宏观的经济调节。

第四,坚决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正确发挥政府机关管理经济的职能。

第五,普遍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落实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第六,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在保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全民、集体、个体之间多种多样的经济联合和合作。

第七,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决定》中的这些方针、政策规定,很好地指导和推进了改革的实践,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第一,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城市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并且始终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使企业在生产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资金使用、劳动人事、联合经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开始实行简政放权。1985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采取了十项政策措施。1985年9月1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许多企业内部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7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面达78%,大型企业已达80%。

第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有了发展。据统计,全国现有全民所有制企业80多万个,职工8 700多万人;集体所有制企业280万个,职工7000万人;城乡个体工商业已有1 06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1500万人。对一部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商企业,采取了承包、转让或租赁给集体或个人经营的方法。国营商业小企业改为集体经营的有4万多人,转为集体所有和租给集体或个人经营的各5 000多个。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改变后,营业额和上交国家利税都有很大增长。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流通体制改革有了突破,正向着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市场日趋繁荣。目前全国共兴建各类贸易中心2 200多个,4 000多个生产资料市场。大中城市开辟了6 000多个农贸市场,社会商业服务点1 300多万个,其中个体商业网点达900多万个,从业人员约1 300多万人,营业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9%。随着商品供应的日益丰富和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家先后取消了棉布等40多种商品凭票供应的办法,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

第四,价格体系的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初步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1985年以来,对粮、棉、油、畜等农副产品取消了统购派购办法,实行合同定购和自由购销。国家在对蔬菜、猪肉、水产品等副食品零售品价格开放的同时,实行财政补贴,使蔬菜品种增多了,质量提高了,生猪饲养发展了。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在一部分国营企业进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试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第五,发展了横向经济联系,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功能。地区、部门之间的经济协作联合有了广泛的发展,1984年地区协作项目达17 000多项,联合集资办厂金额达40多亿元。企业之间的各种形式联合与协作也有很大发展。到1987年底,全国已有县以上工业企业为主的横向联合组织6 780个,投入资金125.7亿元。这些横向联合组织,正集合着各方面的优势为一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字数:2848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663-667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城市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主要是要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和企业与职工的关系。目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加快步伐。主要内容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流通体制改...字数:274 来源: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文化·…
  • 改革,是80年代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从80年代初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改革......度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字数:220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