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对外开放建立沿海经济特区     
字体 [大]    [中]   [小]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深刻地总结了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论述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指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确定了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规划了改革的基本蓝图,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它是全党智慧和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中规定: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要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规模,办好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国加快经济现代化的普遍经验,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通过扩大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可以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快我国的四化建设。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形式是发展对外贸易,它可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得到必要的调剂和补充。198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97.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41%。198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96.2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30%。1986年进出口总额达738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6.1%。

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利用国外资金来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17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基建投资的10.5%。1985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3亿美元;1986年为6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6%。

引进技术方面,逐步由引进成套设备转向专项技术,由新建企业转向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六年来,共引进先进技术900多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有新发展。到1984年底,我国在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签订合同1900多项,金额37亿多美元;在海外开办合营企业100多个,我方投资1.5亿美元,接受多边和双边援助3亿多美元,安排30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1985年又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794项,合同金额11. 9亿美元,全年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5%。1986年新签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845项,合同金额12.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5亿美元。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了重点项目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建设,增强了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先后开放了一批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第一步,自1979年至1980年在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第二步,1984年春,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步,1985年初,国务院又决定把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三角地带等三个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这就使我国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阶梯式的对外开放地带,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布局。1987年国务院开发筹建海南省,使海南岛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

试办经济特区,是执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区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学校。邓小平同志曾经形象地把经济特区概括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贯彻执行“四个为主”的原则,即: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这是特区在经济上的基本特征。

自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第一,四个特区工农业产值发展很快。第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第三,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第四,吸收利用外资取得了新进展。

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又带动了特区的商业、旅游、金融、交通、邮电等各业的繁荣和发展。我国经济特区正在向着建立以先进工业为主的、工贸结合的,农、商、旅游各业相应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前进。

字数:1859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605-608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