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五·七”指示     
字体 [大]    [中]   [小]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林彪转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的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通称《五·七指示》。

毛泽东在信中提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除打仗之外,还可以做各种工作。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工、军民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把我们的工厂、农村、学校、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也都要象解放军那样,办成革命化的大学校。信中指出:“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现在更要有所发展。”

196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毛泽东同志给林彪同志的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社论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思想,就是我们的纲领。

“文化大革命”中,《五·七指示》成了治军、治民、治国的纲领。“把各行各业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口号风行全国,到处办起了“五·七”工厂、“五·七”农场、“五·七”大学、“五·七”干校等。那些没有以“五·七”命名的单位以及学校,也都在走“五·七指示”所指出的“五·七”道路。

“五·七指示”是毛泽东晚年提出的建设“新世界”的纲领。从它的范围来看,涉及工、农、商、学、兵和党政机关等各条战线,从它的内容来看,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描绘的是一幅毛泽东理想中的社会蓝图,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但是,这种构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偏离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实施过程中,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而是毛泽东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失误。

字数:1162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361-363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根据毛泽东的“·...在“·干校”中,“·”战士“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所谓“一面学习”,就是重新学习“阶级斗争”,搞“斗私、批修”,“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继续进...字数:110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
  • (一)开展“革命大批判”。“斗、批、改”中是以“大批判”开道的。...在贯彻毛泽东《·指示》的名义下,大批党政干部被下放到山区、农村、基层和各种“·干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种做法并没有能够达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字数:134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
  • “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中由大、中学生自发建立的一种组织,意即“毛泽东的红色卫兵...毛泽东“·指示”中关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的一段话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应。《一六通知》的精神也使学生受到...字数:338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