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三线建设     
字体 [大]    [中]   [小]

“三线建设”是特指集中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中国对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它曾一度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投资之集中,地域之广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新中国建设史上所仅有。

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在大的经济区划上一直采用沿海与内地的划分概念。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改变不合理经济布局,中国在集中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同时,曾较重视内地建设。由于沿海地区原有的经济优势因投资有限而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1956年4月以后中国的建设重点转向了沿海地区。

进入6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中国进行和平经济建设的转变。中苏两党矛盾激化而导致两国关系紧张;中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中方被迫自卫还击;台湾当局频繁向大陆派遣武装特务进行颠覆活动;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并于1964年轰炸北越,把战火烧到中国南大门。

1964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由于对新的世界战争危险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作了过分的估计,会议提出加快西南地区战略后方建设的设想。出于备战考虑,中共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三线”指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包括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甘肃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二线”是位于一、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同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这一全国战略大后方。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9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同意“三五”计划方针“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构想。中共中央还发出了“要准备打仗”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迅速从东部沿海转向经济基础较薄弱,交通不便,现代化工业稀少,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西南、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1964年下半年,铁路、矿山、国防等几支庞大的考察选点工作队先后对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进行了勘察,初步选定了一批厂址和线路,拟定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年底和1965年2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领导人组成的西北、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成立,刘澜涛、李井泉分别任主任。各有关省、自治区也相应成立了指挥机构。从1965年初起,全国各路建设队伍云集三线地区,国家用于三线建设地区的投资迅速增长10%以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运进内地。

1965年至1966年,三线建设出现第一个高潮。建设重点主要在打基础,大部分投资集中在以成昆、湘黔等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工业建设上。为保证三线建设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当时对一、二线经济建设采取了停(停建一切新开工项目)、缩(压缩正建项目)、搬(将部分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到三线)、分(将部分企事业单位一分为二或三,将分出部分搬迁到内地)、帮(从技术力量、设备等方面对三线企业进行对口帮助)等项措施。这一时期,建设速度相当快,仅1965年,共完成全部搬迁计划的40%多,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的项目也接近在建项目的40%。

此后两年,由于受严重社会动乱影响,三线建设的投资额大幅度下降,建设速度减慢,许多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完成。1969年政治形势相对好转,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同年中苏边境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备战气氛日浓。中共中央强调要立足于大打、早打、尽快建立三线战略大后方,大幅度增加了用于三线建设的投资。

1969年至1972年,三线建设出现第二个高朝。各项建设全面铺开。打算在“四五”计划期间把三线地区建设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大后方。当时在三线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投资,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绝大部分生产能力在建设高潮中形成,三线地区的经济势力迅速提高。

在三线建设全面展开的同时,国民经济在1970年出现了一次新的冒进,各项经济比例关系再次出现严重失调。“九一三”事件后,在周恩来主持下,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三线建设上马过急,规模过大而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紧张状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以备战为中心的建设思想开始逐渐发生转变。1972年用于三线建设的投资在绝对额上有所下降,但投资比重过大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1973年以后,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从内地转向了沿海,三线地区以新建项目为主转向以扫尾、配套为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基本上结束,并开始转入了调整阶段。

从1965年到1972年,国家对三线地区投入了8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约占8年基建投资总额的50%左右。经过集中建设,三线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和初步建成一批如攀枝花钢铁厂、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六盘水、宝顶山和芙蓉山等大型煤矿,贵州铝厂、刘家峡、丹江口等大型水力、火力发电厂等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到70年代末,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大后方,使中国东部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的不合理经济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三线建设也带动了内地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线建设由于上马过急,规模过大,过分强调隐蔽、分散的原则,缺乏严密、科学的安排,加上政治动乱造成的管理混乱,逐步暴露出投资效益差,加剧了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但对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国防工业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字数:2257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281-285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1945年生,北京人。自幼爱好文学。...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源的危机》、《对大三线建设的反思》;中短篇小说集《紫貂皮大衣》;报告文学集《中国的水污染》。小说《百牛图》、散文《绿色的梦》、《呼伦湖启示录》、《醉》,报告文学《孜孜以求》、《横祸飞来》等均...字数:566 来源: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 重庆简称渝,是我国近年成立的第四个直辖市。全市现辖14个区、22个县和4个县级市,幅员面...20世纪60年代大三线建设,又汇集了一大批人才;改革开放使重庆又走在西部各城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重庆人大量走出山城到沿海谋求发展。这一次次的对内对外的大开放,促成了巴...字数:2243 来源:中华旅游通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