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第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字体 [大]    [中]   [小]

第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出现在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是以我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为背景的。195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动员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的理由。社论说:新中国成立的时间短,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用分散经济力量的办法把每个人的职业都包下来,那么,工业的发展就要受到挫折。必须指出,家在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目前的就业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农业生产对于中、小学毕业生的容纳量是十分巨大的,现在需要量很大,以后的需要量更大。同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指出: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可以动员大批的中、小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同时,他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里,把城镇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概括为“下乡上山”。此后,这一提法逐渐沿用下来,成为城镇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的习惯用语。1957年4月8日,由刘少奇主持写成的《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更加明确指出:就全国说来,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从1955年起,在共青团中央的倡导下,北京、天津、上海等许多省、市都组织了青年远征队,奔赴穷乡僻壤和荒地,创建了北大荒北京庄、江西共青垦殖场、大陈岛青年垦荒点等许多场队。到1957年底,全国城市上山下乡的青年已达79 000余人,回乡的青年更多。1958年,由于盲目扩大基本建设,大量增加职工,知识青年也不需要下乡了,这一工作暂时停顿下来。从1961年开始,党的各项工作进入调整收缩阶段,各行业精简职工,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需要,这一工作又被提到议事日程。1963年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会议,指出,今后15年内,每年大约有百万左右的青年需要有计划地安置下乡,参加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会议确定,安置下乡的学生,年龄可以由18岁放宽到16岁,条件是能够独立生活。安置的主要方向是插入农村生产队,其次是插入国营农、牧、林、渔场。再其次是建立新的国营农、牧、林、渔场。11月18日至12月7日,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又召开了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经验交流座谈会。据统计,1962、1963两年,16个地区动员和组织下乡插队的城市知识青年近10万名。1964年,全国又有30余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开展,是与我国人口多,城镇就业困难和广阔的农村边疆地区需要有文化的建设人才等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出发点,是试图解决城镇部分青年就业问题,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对于扩大就业,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有积极作用。它的政策是比较稳妥的,大多数下乡知识青年的思想也是比较安定的。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有一些是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立志从事农村和边疆建设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受到人们的敬佩。

字数:1455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208-210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