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字体 [大]    [中]   [小]

1953年1月1日,党和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宣告: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周恩来年初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指出:“195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动员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克服困难,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53年度的建设计划而奋斗,是我们贯穿全年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第二年,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执行,“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地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1952年12月,中央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1953年4月,中央批准下达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在这期间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又明确规定: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方面初步编制和开始执行,一方面继续不断讨论修改,先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于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认为: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这个计划“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党当时确定以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苏联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获得能依靠自己力量来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需要尽可能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

计划规定,五年中,一方面将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另一方面要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它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的能力,初步改善我国工业几乎都集中在沿海和东北的很不合理的格局。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

党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估计我们主观力量增长的可能性。资金、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科学交流等各方面对我们的封锁和歧视,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党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要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们自己负担,凡能自己解决的决不依赖外援。1956年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这些对我国后来在国际关系剧烈变化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党还要求在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恰当地结合起来。这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或者影响国家建设的发展,或者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

“一五”计划的这些指导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贯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思想原则。

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执行的鼓舞下,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学习中,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气氛。

工人阶级一马当先。他们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又是工业战线的主力军。他们不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而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工人阶级中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运动随即提高一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

党中央下最大决心从各方面抽调优秀干部,分配到工业战线上去,培养他们成为工业建设中的领导骨干。当时从全国一次调集的干部就有一万名之多。党号召老干部、新干部,都要钻研工业建设的业务。毛泽东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我们进入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时期;适合这种新的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

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人员在工业化中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不辞艰苦,兴高采烈地奔赴祖国各地工业建设的最前线。

农民也很关心工业建设。他们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支援工业建设。在工业建设发展之初,特别在矿区建设中,大批青年农民被吸收到迅速扩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中来。

工业建设战线喜报频传。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建成。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胜利。随后,武钢、包钢、一汽等重点工程也开始施工并逐步建成投产,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也随之开工或者竣工。

总之,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虽然基础是薄弱的,限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有利条件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艰苦奋斗中,中国的工业化开始扎扎实实地取得进展。

字数:2495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145-149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