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治理黄河     
字体 [大]    [中]   [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各支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注入渤海,全长5 464多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它以多沙、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穿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进入河南后,由于泥沙淤积,逐步形成“地上悬河”。有史记载以来,黄河决口1 500多次,大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特别是1938年6月,蒋介石政府为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追击,不顾人民死活,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89万人死亡,受灾人口达1 250万之多,留下震惊中外的黄泛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斗争,从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建立治黄机构算起,已40多年。新中国建立后,治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1949年6月16日,在济南胜利大厦召开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会议,推选王化云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江衍坤、赵明甫为副主任,讨论了黄委会的治黄工作方针、任务、组织规程等,并决定黄委会设于开封。1949年8月黄委会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市开始办公。1951年黄委会首次委员会在开封召开,提出“蓄水拦沙”的治河方案。在黄河下游开展了变水患为水利的引黄灌溉和济卫工程。1952年,毛泽东亲临黄河视察,听取了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的汇报,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黄委会随河南省政府迁到郑州,王化云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黄河基本情况与根治黄河意见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用蓄水拦沙的方法达到综合开发目的的治河思想,同时组织有关同志写了《黄河流域规划》的初稿,鉴于黄河洪水灾害影响范围广、危害剧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依靠群众,保证不决口、不改道,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1953年6月以水利部等为主成立了黄河研究组,积极整理资料。1954年1月,苏联政府派遣以科洛略夫为首的7人专家组到达北京,2月组成黄河查勘团,查勘了自刘家峡到海口的重要地段,行程12 000公里。1954年4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黄河研究组改为黄河规划委员会,李葆华为主任。该委员会根据“根治黄河水害,发展黄河水利”的方针,制定了黄河综合规划,包括远景规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分。远景规划为用几十年时间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一系列拦河坝,从而把黄河改造成梯河。第一期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黄河的防洪、发电、灌溉和其它方面最迫切的问题。从1953年到1955年,毛泽东四次听取了治黄汇报。1955年7月18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综合规划的报告》,7月30日,大会通过了关于这一规划的决议,这是治黄史上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全面研究黄河治理开发问题,也是中国江河治理开发的第一部综合利用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国务院成立了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开展了刘家峡水库和水电站的勘测设计;陕、晋、甘三省开展了水土保护工作。1957年4月13日,举世瞩目的治理和开发黄河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1960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9亿多元。这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两次视察三门峡工地,并在现场召开办公会议。刘少奇、朱德、陈云、董必武、邓小平、彭真、陈毅、彭德怀、李富春、邓颖超等领导同志都十分关心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亲自到三门峡工地视察。1964年12月,周恩来为解决三门峡水库出现的淤积问题,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决定三门峡工程改建的方针,使库区淤积有所减缓。为了控制洪水,减轻下游防洪负担,并综合利用水资源,国家在黄河干流上除修建了三门峡水库外,从1958年到1989年还修建了刘家峡、青铜峡、盐锅峡、八盘峡、三盛公、天桥、龙羊峡等八大水利水电枢纽,发电装机容量近400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70多亿度。

为确保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解放以来,政府组织人民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对黄河大堤全面加高培厚工作,共完成土方10亿多立方米,加上黄河其他工程,相当于堆积了13座万里长城,使坝身普遍增高9~10米,顶宽达7~11米,还采用了机械打桩、压力灌浆等办法,消灭堤身隐患20多万处。由于一些堤段临河高、背河低、高水位时易发生渗水管漏,出现严重险情。70年代以来,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两岸进行了放淤固堤工作。结合引黄灌溉,淤高背河地面,清水退入农田灌溉,大堤上的险工坝岸,全部改建为石坝,加固了堤防。为防止风浪和雨水对堤身的冲刷,培育河防用材,大堤两侧和堤肩全种了树,堤身种了葛芭草,实行堤防绿化。还有计划地进行了河道整治,控制主溜游荡,护滩保堤。

1969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三门峡召开晋、陕、鲁、豫四省治黄会议,着重讨论了三门峡工程第二次改建和黄河治理问题,提出防洪、灌溉、发电、淤地综合利用方针,措施上采取拦蓄洪水泥沙、排洪排沙入海与放淤改土相结合的办法,除害兴利。1969年到1972年,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泥沙近6亿吨,使河槽迅速抬高,加上沿河辟修的生产堤,缩窄了河槽,有些河段形成“二级悬河”。1974年国务院批准黄河治理领导小组的意见,下游加强防洪,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以安全渡汛。1975年12月13~18日,水电部在郑州召开黄河下游防洪会议,提出“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方针,提出的工程措施有小浪底水库、桃花峪滞洪工程,兴建洛河故县和沁河河口村水库,改建北金堤滞洪区,加固东平湖水库,为防特大洪水,要新建濮阳渠村和范县邢庙两座分洪闸,加高加固北金堤,建立机械化施工队等。1980年,上述诸项工程基本得到实施。

1981年至1983年,国务院三年共投资3亿元,安排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大体上使下游堤防达到防御花园口22 000米3/秒洪水标准。1982年黄河下游进行了第三次大堤加培工程。1984年春,胡耀邦、赵紫阳视察黄河,1984年6月30日到7月10日,万里、胡启立、李鹏、钱正英等考察黄河,从黄河上游龙羊峡起沿河直下直到黄河入海口,与流域有关负责同志研究了治黄问题。截止1988年,全流域治黄投资共120多亿元,其中防洪投资50多亿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使黄河在解放后40年来岁岁平安,其中战胜10 000米3/秒以上洪水16次,特别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下,战胜了1958年7月发生在郑州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 300米3/秒的大洪水。还避免了7次凌汛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了京广、津浦、陇海、新荷等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保证了胜利、中原两大油田安全生产,保证了郑州、开封和济南等古都名城的安全。从1952年在新乡地区兴建人民胜利渠开创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先声以来,目前已建成引黄闸、虹吸工程和提灌站100多座,从1952年到1988年总引水量2 340亿立方米,同时还利用黄河水含有大量肥沃泥沙的特点,对根本无收成和很少有收成的沙荒、盐碱、沼泽、潭坑,放淤改土310多万亩,使绝大部分引黄灌区粮食比开灌前增产2~5倍,有的亩产超千斤。各引黄工程向沿黄城市供水,向天津送水,为一大批石化、有色金属、煤炭、油田等工矿企业提供了水源,在沿黄诸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1955年7月1日我国黄河上第一座大铁桥——兰新黄河铁路大桥落成通车到1989年,我国在黄河上新建成铁路、公路大桥71座,致使天堑变通途。

字数:3035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101-105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流传在九嶷山、洞庭湖一带。相传九嶷山有座九嶷岩,九嶷岩里有一条阴河,在黑沉沉的岩洞里...当时舜帝在九嶷山南巡,他为了向舜帝汇报治理黄河的情况,便赶到九嶷山做了个黄河的模型,这模型送给了当地人民。人们为了不让这珍贵的模型遭受日晒雨淋,就把它放进一座...字数:283 来源: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
  • 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太尉,后迁丞相。元光三年(前132),黄河改道,洪水泛滥,十六郡皆遭水灾。他封邑于鄃(今山东平原西南),位于旧河道以北,不受洪水之害,故竭力反对治理黄河。任官骄横专断。曾诬杀窦婴及灌夫。字数:136 来源:资治通鉴大辞典·下编
  • 宫名,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用作咏黄河之典。西汉时,黄河水泛滥。...汉武帝决心治理黄河水患,他下令征调数万人堵塞瓠子决口,并且亲临视察,下令职位在将军以下的随从,都要扛木头送到决口。工地上,几万人忙忙碌碌,景象蔚然壮观。填好决口后,汉...字数:208 来源:通用典故词典
  • ➊ 治理河道、防止水患的工程,特指治理黄河的工程。➋...治河工人:当~。字数:37 来源:当代汉语词典
  • ➊ 用绳子把树枝、秫秸、石头等捆紧做成的圆柱形的东西。从前治理黄河时用它保护...➋用许多埽做成的水工建筑物。字数:61 来源:当代汉语词典
  • 苏辙 熙宁五年秋七月,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欧阳文忠公薨于汝阴,八年秋九月,诸子奉...至此用“公在翰林凡八年,知无不言,所言多听”小作归纳,然后又重点写欧阳修阻止治理黄河泛滥的两种错误主张,提出“因水所趋,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之入海”的治理方案...字数:9078 来源: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
  • 即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又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发动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边境诸郡的威胁。灭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今两广地区。外交上,派张骞等出使西域,加强汉族与各族人民的联系。在位五十四年...字数:297 来源:资治通鉴大辞典·下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