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治理淮河     
字体 [大]    [中]   [小]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的桐柏山区,流经河南、皖北、苏北而入长江,全长1 100多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自黄河夺淮之后的500年间,曾发生水灾350次,是我国为害最严重的水系之一。 1950年发生严重水灾,受灾面积为4 350万亩灾民1 300多万,皖北地区受灾土地占耕地面积60%。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方针,和上中下游统筹兼顾以防洪为主的原则,要求首先做到根除水患,同时结合灌溉、航运、发电的需要,逐步达到多目标的流域开发。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山为主任。治淮委员会以下,分设河南、皖北、苏北三个治淮指挥部。1950年11月底,根治淮河的第一期工程全面动工,先后动员民工220万人(不包括群众自办工程),参加治淮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16 000多人。1951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前往淮河流域视察。毛泽东在授予治淮委员会等单位的锦旗上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7月20日,根治淮河的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共计修筑堤防2 191公里,疏浚河道861公里,板桥、白沙、石漫滩水库3处开工(其中石漫滩山谷水库完成),湖泊洼地蓄洪工程12处,大小闸坝涵洞92座,完成土方19 500万立方。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淮河流域5 500万人民开始摆脱了多年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灾难。

1951年11月开始了根治淮河的第二期工程。主要兴建河南省颖河上游的白沙水库和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疏通河道、修复堤防等。到1952年7月中旬,治淮第二年度工程施工结束。参加施工的近300万人,白沙水库和板桥水库竣工,上游的南湾水库和汝河上游的薄山水库完成了勘察、设计、钻探等工作。蓄水工程进展快,加上上年修复的,共可拦蓄洪水100亿立方米,还在苏北修了一条长170公里的灌溉总渠等。1952年底进入第三年度治淮工程,修建南湾、薄山,佛子岭等6座水库及修复渠道、加固河堤等。1953年9月初,有150万民工和工人参加的上半年治淮工程顺利完工。到此止止,已经完成的拦蓄洪水的工程,约可以控制淮河洪水达160亿立方米,淮河沿岸人民初步解脱了洪水灾害。1954年6月起,淮河流域雨量集中,形成数十年罕见的洪水,淮河正阳关最高水位比历史上最大洪水的1931年的24.62公尺高出1.79公尺。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抗洪,解放后几年中建设的水利工程在分洪、蓄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11月5日,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的佛子岭水库工程全部完工。水库大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坝高65公尺,坝长516.2公尺。可蓄水5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70多万亩,发电4 000千瓦。它的建成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淮河中、下游的威胁。1956年5月5日,淮河中游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拦河大坝(在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建成,坝身全长558米,坝高84米,最大坝高88.24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连拱坝。1958年始,全国又开展了兴修水利高潮,提出的口号是“苦战三年,向农田水利化进军”。到1958年7月底,安徽省淮北人民经过半年多苦战,提前实现河网化。特别是1970年5月18日,横贯豫、皖、苏三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的全部竣工,对根治淮河水患具有重大意义。1971年5月11日新华社报道:响应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伟大号召,豫、皖、苏、鲁等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经过20年的治理,陆续建成一批中小型和大型水库工程,兴建了一批蓄洪工程,并整修河道,开辟了新沂河、新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等入海出路。各地还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兴建了一批水利排溉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使淮河流域抗御洪、涝、旱灾能力大大增强,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多灾低产的淮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5年8月4日起,淮河上游的洪汝河、沙颖河、唐白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中心极值达1 631毫米,最大雨强达1小时189.5毫米,宿鸭湖水库、孤石滩水库、白龟山水库、薄山水库、板桥水库等水库的水位猛涨。8月8日,河南省境内的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崩溃,驻马店、许昌、周口、南阳等地区和舞阳工区等一些地方洪水泛滥成灾,人、畜、庄稼被冲淹,造成重大损失,受灾人口达1 000万人之多,冲淹耕地1 788万亩。国家拨给河南省7亿多元救灾费,帮助灾区恢复了生产,安排了生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于1981年和1985年两次召开治淮会议。特别是1985年这次国务院治淮会议之前,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从淮河上游一直察看到中游。会上,万里、李鹏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了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提出的治淮长远规划和“七五”期间的计划。到1989年根治淮河的长远规划基本完成。这次规划不仅注意经济效益,而且特别注意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淮河经过40年的治理,初步形成了一套能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的较为完整的综合服务体系,是我国全面系统治理的第一条河流。丘陵区有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35座,中小型水库5 000余座;在平原区,利用湖泊洼池建成10余座滞洪、蓄洪控制工程,开辟了入海入江河道,总泄洪量每秒达2.3亿立方米。这些大型骨干工程在历年的防洪、防涝、抗旱斗争中发挥出显著作用,使1亿亩易涝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随着近年来科技兴农和黄淮海的综合开发,淮河流域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字数:2209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第96-99页.
收录词条数: 2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