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热熨疗法     
字体 [大]    [中]   [小]

热熨疗法是用一些中草药或其他传热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在人体一定的部位上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根据民间传说和古书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知道用火烧石块熨治关节和肌肤疼痛。该疗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且效果好,副作用小。
 操作方法
 热熨疗法有砖熨、盐熨、壶熨、药熨等多种方法,下面分别一一介绍。
 ·砖熨·
 用干净的大小适中的青砖或红砖2块,放在火炉上(或灶内柴火中)烧至烫手, 用厚布或毛巾包好; 在治疗部位垫3层~5层布,用热砖在上面来回熨烫。热力减退时用另一块砖替换。反复多次, 每次治疗30分钟~50分钟。
 ·盐熨·
 准备大青盐250克~500克、铁锅1口、布袋2条。将大青盐放在铁锅内, 用大火炒爆至烫, 取出装入布袋内, 用细绳扎紧袋口, 再将盐袋在患部熨烫。热力下降后即用另一盐袋更换。如此反复进行约30分钟~50分钟。
 ·壶熨·
 按病情选定所需药物。准备茶壶1个 (或熨斗、热水袋、玻璃瓶等), 布袋1条, 厚布1块。将药物打碎炒热, 装入布袋,扎紧袋口。把药袋置于治疗部位, 上盖一层厚布。然后用装满开水的茶壶放在药袋上。开始时茶壶的温度较高, 可用手提着茶壶一起一落地连续热熨, 等壶温稍稍降低后, 即放在药袋上不动。总之以患者能忍受而不烫伤皮肤为度。时间同砖熨, 或以壶冷为度。
 ·药熨·
 可因用药不同而称谓不同, 如醋熨、葱熨、紫苏熨、晚蚕沙熨等。按病情选定所需药物、药袋2条、沙锅1口。将药物打碎炒热, 装入布袋, 扎紧袋口。或打碎后装入布袋, 扎紧袋口,然后煎煮或蒸。趁热将药袋置于治疗部位。开始需时时提起,以免烫伤。待药袋温度稍降后可置于治疗部位不动。温度过低则用另一药袋更换, 反复多次。也可用药袋在患部边熨边摩擦。施治时间同砖熨。
 适应证
 1. 风寒感冒: 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威灵仙10克、木瓜10克、生姜10克、川桂枝6克、青葱1把。打碎后分2份装入布袋,水煎。先用药汁熏蒸,再用药袋熨颈、项、肩、背等处。2个药袋轮流更替。每日2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
 2.风寒头痛:把生姜切成0.1厘米许薄片,煨热,推熨前额及太阳穴。姜片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3.寒凝腹痛:先将青盐250克炒烫,再把大葱白250克捣碎对入,再炒1分钟~2分钟,俟大葱散发出香味,即装入布袋,热熨痛处。药袋冷则更换。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痛解为度。
 4.呃逆(膈肌痉挛):用羌活、附子、茴香、木香、干姜、青盐各10克,打碎后烘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热熨胸膈部。呃止为度。
 5.胃脘痛:用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或将适量生萝卜、生姜捣烂去汁,加生香附粗末15克,喷酒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6.术后肠粘连:将生大黄、黄柏、姜黄、生苍术、红藤、枳壳、赤芍、三棱、莪术、白芷、厚朴、红花、防风、制香附、艾叶、泽兰叶、天花粉、败酱草、乳香、没药、川乌头、草乌头、全当归、丹参共研细末。用时取适量药末,加白酒少许调成糊状,装入布袋,敷于腹部疼痛处,上加热水袋以保持温度。每日1次~2次,每次1小时以上。
 7.腹部胀气:用鲜生姜250克捣碎,挤出姜汁,炒烫后装入布袋,热熨腹部。药凉后对入姜汁再炒烫,复熨之。每日2次~3次。
 8.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用川椒100克、炙鳖甲15克、三棱15克、白术15克、阿魏15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炒烫,装入布袋。肝硬化者置于肝脾区,腹水者置于神阙穴,上加热水袋以保持温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50分钟。
 9.急性胃肠炎:用苍术、藿香、陈皮、半夏、青皮、桔梗、枳壳、苏叶、厚朴、甘草各15克, 生姜、葱白各9克, 晚蚕沙60克打碎和匀, 炒烫后装入布袋, 热熨神阙穴。药袋冷则更换, 每日3次, 每次30分钟~60分钟。
 10. 癃闭 (尿潴留): 将葱白500克切细, 对入麝香1.5克,拌匀, 分装2袋。先以1袋置脐上, 上盖厚布数层, 用热熨斗熨烫约1小时。再换另一袋药, 用冷熨斗熨之,尿通为度。
 11. 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用黄芪、白术、升麻、柴胡、木香、槟榔打碎和匀, 装入布袋, 置神阙穴上, 再盖厚布1块,以熨斗熨烫。每日2次~3次, 每次30分钟~ 50分钟。
 12. 风寒湿腰腿脊背痛: 用川乌头、附子、羌活、细辛、川芎、肉桂、川椒各30克, 加醋拌和, 装入布袋, 蒸20分钟,趁热熨烫疼痛处。药袋冷则更换。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60分钟。
 13. 痛经: 将香附30克、苏木60克、桃仁30克共研粗末,喷洒适量黄酒炒烫, 装入布袋, 热熨小腹疼痛处。药袋冷即更换,每日1次~2次, 每次30分钟或以痛解为度。
 14. 经闭:将益母草120克切碎, 与晚蚕沙100克同炒烫,装入布袋, 热熨小腹。药袋冷即更换。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以上。本法尤适宜于瘀血经闭。
 禁忌证
 1. 高烧、急性炎症等实热证均属禁忌范围。
 2. 癌肿、局部皮肤溃烂、急性出血性疾病, 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部均忌用。
 注意事项
 1. 寒冷季节作热熨疗法时,应当注意室内温度, 以防受冷感冒。
 2. 根据患者病情, 取舒适的治疗体位。治疗头、面、颈、肩部,可取端坐位;治疗胸腹部,可取仰卧位;治疗项、背、腰、臀部可取俯卧位。
 3.为防止烫伤皮肤,术者要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和操作的手法。开始时熨物较热,可快熨,用力要轻;待熨物稍凉后即可慢熨,用力也稍重。一般以患者可忍受而不烫伤皮肤为度。对昏迷患者尤其要注意。
 4.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应当逐渐加温,过热易导致病情恶化。
 5.操作过程中,术者要经常检查熨物的温度及熨包是否破漏、患者的皮肤是否烫伤或擦伤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心悸、心慌等感觉,如有不良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6.热熨后当避风保暖,静卧休息。

字数:2503

刘道清 主编.家用民间疗法精选.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第71-75页.
收录词条数: 42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