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行书轴     
字体 [大]    [中]   [小]

清 康有为 行书

康有为 (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的首领。才识出众,于经学、诗文均有相当高的造诣。书法方面也有清一代足以左右潮流的大手笔。其书主要来自魏碑。马宗霍在《霋岳楼笔谈》 中说:“南海书结想在六朝中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石刻》诸种参之。”所著《广艺舟双楫》也是书学史上的著名篇什,然其崇魏卑唐之论, 褒贬过当,多不足据。

向燊云:“更生书法,有纵横奇宕之气”。丁文隽也说:“长素雄伟,局势宽博。”要而论之,抓住了纵横奇宕、雄伟宽博,就抓住了康有为书法的主要艺术特色。行书力作《游印度孟迈象岛佛道场》 即是如此。作品所以能够表现出一种奇宕雄伟的美,与下面一些形象特征有直接关系。点画表现出明显的心手相忘、淋漓挥洒的特点,因而燥润相杂、 浓淡互现,似乎真的置规矩方圆于度外了。这自然是一种“万夫不当之气”的表现。然而,却又万变不离其宗,整幅作品的点画不管是粗是细、是枯是润,都毫无例外是以圆厚为根本的特征的中锋,所以那一撇一竖、一勾一捺,才能有虎步龙骧、苍松枯藤之势。自然,那横平竖直、中紧外松的间架,与变化生动、浓密繁茂的布局,也是构成作品风格的一些必要条件。

字数:557
尹旭

郎绍君,蔡星仪,水中天等 主编.中国书画鉴赏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第1499-1500页.
收录词条数: 124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清 何绍基 行书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人。...何绍基不仅是书家,而且是位出色的诗人。此幅作品,是自书其《雪堂度岁》七律一首,虽未署年号,然作品波澜老成,而未署“蝯叟”,知为中晚期作品。早年楷书学颜真卿《道因碑》、《张黑...字数:501 来源: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 清。纸本。...刘墉(清康熙五十八年—嘉庆九年,即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逢戈庄(今属高密县)人。乾隆十六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累协办大学士,嘉庆三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四年加太子少保衔,卒,晋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字数:517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
  • 清。纸本。纵90厘米,横36.9厘米。...刘墉(见《刘墉行书轴》条目)书。此轴七言律诗:“霏微梅雨暗林塘,润被琴孙草木香。卷箔小窗看远岫,篆烟低袅伴清凉。”款署:“元人绝句,石庵。”下钤<刘墉之印><石庵>二方印。行书运笔圆劲,貌丰骨劲,墨色厚...字数:184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
  • 元 杨维桢 行书 轴 12行 383字 藏故宫博物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著名文人、书法...元末社会动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今浙江杭州),卒于明洪武三年。杨维桢善行草书,书法清劲矫健,富于个性,自成一种特殊面貌。明吴宽评其书云:如“大将班师,三军奏凯,...字数:358 来源: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 清。纸本。...刘墉(见《刘墉行书轴》条目)书。此幅行书是刘墉录米芾七言绝句:“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款署:“米南宫诗帖,石庵。”款下钤朱文<刘墉印信>、白文<石庵>两印,起首钤朱文:<御赐仙...字数:248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
  • 明。纸本。...陈继儒(见《陈继儒行书张子房留侯赞行书轴》条目)书。行书谢庄《月赋》册是明神宗万历庚戌三十八年,即公元1610年陈继儒52岁时作品,共20页,有竖界栏,每页4行,但第19页3行,首尾各空一行,计77行,532字。尾页钤白文<陈继儒>、朱文<眉...字数:300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