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字体 [大]    [中]   [小]

西汉。通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底足高7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1981年陕西省兴平县茂陵出土。茂陵博物馆藏。此炉高柄,竹节豆形,子母口。盖如博山。炉盘和炉身分铸铆合。通体鎏金银。底座作圈足形,座上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竹节形柄出自龙口,龙身满饰鎏金细纹鳞甲,仅眼、须、爪鎏银。炉柄分五节,节上刻出竹叶枝杈。柄上端又铸出三条蟠龙,龙头承托炉盘。龙身鎏金,爪鎏银,线条活泼流畅,形象生动。盘腹下部有十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的蟠龙纹壶盖上的金龙纹饰相似。这十组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中部突出鎏银带一圈。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望,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盘口沿有鎏银宽带纹一圈。炉盖透雕多层山峦,云雾缭绕,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幅秀丽的山景。炉盖口外侧刻铭一周,计35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一周,计33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铭中记载内官造,可见系御用之物。铜鎏金银竹节熏炉富丽华贵,器形罕见,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和制造工艺中的一件瑰宝。

字数:521

珠海博物馆 编;范世民,李荆林 主编.中华国宝大辞典.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第1157-1158页.
收录词条数: 6047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