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贺若弼怨望案     
字体 [大]    [中]   [小]

贺若弼为隋代猛将之一,平陈之役,立有决定性的战功,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拜右武候大将军。贺若弼自以为“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杨素进位宰相,他仍为将军,心中“甚不平,形于言色”,因此而被“免官”。此后,贺若弼“怨望愈甚”。几年后,因闹得太厉害,文帝将贺若弼逮捕下狱。公卿集议,认为贺若弼所犯罪为“怨望”,其罪当处死刑。文帝又惜念其过去的功绩,仅将他“除名为民”。一年后,又恢复其爵位。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高熲得罪,贺若弼为高熲鸣不平,又被文帝下狱。第二年,文帝数落他说:“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其后,文帝又向侍臣透露,他之所以长期不用贺若弼,是因为贺若弼“意图广陵,又图荆州,皆作乱之地,意终不改也”。以是对贺若弼不放心,作“高鸟尽,良弓藏”之策,不让他握有实权。

字数:364
  • ※《隋书》卷五二《贺若弼传》。
  • ※《资治通鉴》卷一七九《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郭成伟,肖金泉 主编.中华法案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第209页.
收录词条数: 3896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