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凝脂翳     
字体 [大]    [中]   [小]

凝脂翳是由风热毒邪或脏腑里热壅盛,上攻于目而引起的眼科急症。与西医之细菌性角膜溃疡相类似。
 
 【诊断要点】
 
 1.发病急骤善变,患有漏睛,曾有角膜表层擦伤史。
 2.患眼疼痛难忍,入夜尤甚,胞睑红肿,流泪羞明,白睛混赤。
 3.黑睛中部生翳,初起较小,迅速向周围扩散,色白或黄,状如凝脂覆盖,继而溃陷,伴有黄液上冲。甚者黑睛中央破溃,黄仁绽出,视力严重受损。
 4.参考条件:角膜具有典型病变,且伴前房积脓。角膜穿孔后可形成黏连性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严重者可产生全眼球炎,以致眼球萎缩。结膜囊分泌物培养对本病诊断亦极为重要。
 
 【中医分型】
 
 1.风热壅盛型:初起胞睑浮肿,抱轮红赤,羞明流泪,黑睛起翳如星,色灰白,伴有头痛如掣,视物不清,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2.里热炽盛型:黑睛混浊如雾,或如大片凝脂,或黑睛窟陷深大,黄液上冲,瞳仁紧小;白睛混赤,胞睑红肿,紧涩难睁,目痛羞明流泪;伴头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
 3.正虚邪留型:黑睛生翳日久不愈,抱轮微红,白睛稍混赤,目痛及羞明轻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方1]荆芥、防风、银花、蒲公英、千里光、野菊花各等量。
 [用法] 将上药煎水,澄清过滤,待温度适宜时,热敷患眼,1日3~
 5次。
 [主治] 凝脂翳。
 [方2] 白花丹或自扣草嫩叶2~3片。
 [用法]将上药任选一种捶烂,敷桡动脉搏动处,皮肤发痒或灼热感时即除去,以免引起水疱。1日2~3次。
 [主治]化脓性角膜炎。
 [方3]蜘蛛1个,指甲0.6克。
 [用法]上药焙干,共研细末,撒膏药上,贴太阳穴处。
 [主治]角膜溃疡。
 [方4] 南星一个,生大黄等量。
 [用法] 上两味共为末,醋调贴足心。
 [主治] 角膜溃疡。
 [方5] 犁头草、连钱草各适量。
 [用法] 均取鲜叶捣烂敷眼皮上,每日换药1~2次。
 [主治] 角膜溃疡。
 [方6] 苍耳子适量。
 [用法] 上药捣烂,取黄豆大,敷手腕脉搏处,3小时起疱去药。
 [主治] 角膜溃疡。

字数:859

刘建青 主编;李镤,吴少祯,罗和古等 副 主编.外敷中药治百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310-312页.
收录词条数: 209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