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石慧儒      1923-1967
字体 [大]    [中]   [小]

单弦女演员。北京市人,幼年从华莲仲学艺,并私淑荣(剑尘)派单弦。14岁登台演出,20岁时已享有声誉。力求深造,又拜谢芮芝为师。在长期勤学苦练和演出实践中,她博采众长,结合女声特点,发展、创造了单弦的演唱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嗓音甜润清澈,唱腔圆润巧俏,高音亮而不噪、低音厚而不浊,还善于使用滑音等装饰音润腔,使其唱腔华丽、细腻、动听,人称她是民族民间的花腔女高音,她的演唱还具有吐字清晰、韵味浓厚的特点。她的代表曲目传统的有《杜十娘》、《金山寺》、《孔雀东南飞》等,现代的有《二上庐山》、《地上苍松》、《伟大战士邱少云》等。她的学生有马增蕙、刘秀梅等。

单弦演员石慧儒在演唱

字数:294
王决

钮骠,白栻本,张树田 主编.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百科全书·综合艺术卷.太原:希望出版社.2002.第433页.
收录词条数: 161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单弦,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20世纪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字数:132 来源:中华旅游通典·下
  • 又称单弦八角鼓、单弦杂牌子曲。清代乾、嘉年间形成于北京,流行于京、津、华北、河北等...至民国初年,单弦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最享盛名的有荣(剑尘)、常(澍田)、谢(芮之)谭(凤元)四大流派,他们在演唱或唱腔上都有所创造和发展。建国后,单弦艺术不断推陈出...字数:553 来源: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