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陈白尘      1908—
字体 [大]    [中]   [小]

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出生于江苏淮阴。原名陈征鸿、陈增鸿,曾用笔名墨沙、江浩等。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就读于上海文科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受新文学熏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国民党左派地下组织,致力于进步学生活动。1928年10月,陈白尘以“白尘”署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漩涡》出版。次年长篇小说《罪恶之花》、《归来》相继问世。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继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九月被捕,在狱中以陈白尘、墨沙之名先后发表独幕剧《虞姬》、《街头夜景》、《马嵬坡》、多幕剧《除夕》。短篇集《曼陀罗集》、《小魏的江山》、《茶叶棒子》中所收的作品大都写于这一时期。1935年3月出狱后,改写历史剧,抗战前夕发表了著名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抗战开始后,陈白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加领导上海影人剧团和中华剧艺社等戏剧团体,团结了大批导演和演员,在成都和重庆等地演出了许多抗日、进步剧目,受到大后方观众热烈欢迎。其间创作了许多密切配合抗日斗争的剧本《芦沟桥之战》、《魔窟》、《岁寒图》等。1946年8月回上海,参与筹建昆仑影业公司,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与陈鲤庭合写了《幸福狂想曲》。1947年又写了《天官赐福》,集体创作了《乌鸦与麻雀》。1949年至1966年间,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鲁迅传》等。1979年发表了多幕历史剧《大风歌》和同名电影剧本。1980年改编《阿Q正传》为话剧和电影剧本,自选的《陈白尘剧作选》也于同年出版。晚年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所创新,给人以历史的启示和艺术美的感觉,结构完整,言简竟赅,人物刻画颇有深度。

字数:700
刘岩

北京师范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会 编纂;李春生 主编.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文化·教育·修养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第129页.
收录词条数: 2867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