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唐诗轴     
字体 [大]    [中]   [小]

清 郑簠 隶书 轴 纸本 纵161厘米 横44.4厘米

郑簠 (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 (今南京) 人。擅隶书,工篆刻,与朱彝尊、傅山均有交往,切磋汉隶。清初隶书为碑学兴起的先行,而郑簠就是最早的隶书大家,开创清隶风气的功臣之一。朱彝尊《赠郑簠》诗云:“金陵郑簠隐作医,八分入妙堪吾师。朅来卖药长安市,诸公衮衮多莫知。伊余闻名二十载,今始邂逅嗟何迟”。推许他的隶书为“古今第一”。包世臣《国朝书品》将他与金农的隶书同列为“逸品上”。

郑簠的隶书虽广学汉碑,然主要是出自 《曹全碑》。《曹全碑》本身就很遒丽飘逸,有汉碑中的《兰亭序》之称,而郑簠将其特点再加以发挥。他能运以行草笔意,虽无游丝映带,而起笔收笔与转折处有流走飞舞之势。此幅作品书唐韦庄《对酒》七绝,可谓其典型风格的体现,整个章法疏朗,字取横势,雁行排列,横画飘逸,竖画稳实,结字也很有变化,一气呵成,其书的情调正如韦庄的诗句“一壶春酹可忘情”,观赏其书,也如品尝春酹。郑簠所作汉隶,脱尽恒蹊,参以草法,开清人作隶书的法门,如后来的高凤翰的隶书,就是明显地受其影响。关于他的创新过程,他讲过一段话,颇值得学人借鉴。今录于后:“郑(谷口)先生自言: 学者不可尚奇,其初学隶书是学闽中宋比玉 (珏),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及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沈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 (《隶法琐言》)。

字数:662
王冬龄

郎绍君,蔡星仪,水中天等 主编.中国书画鉴赏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第1466-1467页.
收录词条数: 1243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明。纸本。...祝允明(天顺四年—嘉靖五年,即公元1460—1526年),字希哲,因右手六指,故号枝山,又号枝指山,世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于吴郡名门,从小耳濡目染,贯综典训,喜蓄古法书名籍。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字数:638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
  • 明。纸本。...祝允明(见《祝允明草书七言唐诗轴》条目)书。此书草书诗卷雄健奔放,格调雄奇,变化多端,行与行之间互相呼应,有时完全打破行距、字距和笔与笔之间的距离,在对应中求一致,使长短、大小、正斜、曲直、连断、轻重、虚实等表现手段得以充分运用,...字数:232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
  • 明。纸本。...祝允明(见《祝允明草书七言唐诗轴》条目)书。《乐志论》是祝允明晚年得意之作,上有吴湖帆先生的题跋。草书取法怀素,挥洒自如,气势磅礴,线条变化姿态万千,气贯神注,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布局章法前顾后盼,奇正有序,从而产生气势开放、气...字数:441 来源:中华国宝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