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云南省     
字体 [大]    [中]   [小]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位于中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00万。人口基本分布是东多西少。以哀牢山为界,东部土地面积18.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省的66%;西部土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省的34%。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它拥有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其所独有。云南省93%以上的地域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和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云南从北到南,几乎集中了中国全部的气候类型,兼具寒、温、热三带自然景观。云南历史悠久,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经此,元谋人的发现把云南历史推向几百万以前。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3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由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云南为高原山区省份,西北高东南低。东部平均海拔约2000米,地形为和缓的低山。西部相对高差较大,南部海拔约1500-2000米,北部海拔3000-4000米。整个地势成扇状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全省最高点德钦县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南溪河和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6000多米。由于海拔高低的巨差,云南的地貌极为复杂,几乎全国各种地形在这里都可找到。在云南东部的轿子山、五莲山、乌蒙山、梁王山;西部的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30余座。

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主要的有180多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分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六大水系,集水面积遍布全省。

境内大小湖泊共30余个,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泸沽湖、程海、异龙湖等。

云南地形复杂,受低纬高原特殊地貌的影响,共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及高原气候区8个气候类型。由于高海拔和高纬度、低海拔和低纬度的类似性,使得气温的垂直变化很大,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全省平均温度由北向南递增,平均在5-20℃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温度约19-22℃,最冷的1月平均温度约6-8℃。“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立体气候的表现;而“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在海拔1500-2000米的地带。总体上低海拔的地方温度适宜,四季都可出行,夏天是旅游的最好季节。

云南省共有2个直属市,7个地区,8个自治州,127个县市区。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是云南省会和中心城市,海拔1895米,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温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霜期短、日照长。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9℃,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

云南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至寒带的大部分植物品种,共有274科、2076属、17000多种,占中国植物总数的近2/3,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其中: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等。香料植物:约有400多种。油料植物有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棕等。药用植物约2000多种,主要有冬虫夏草、三七、天麻、当归,箭毒木等。观赏植物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约1500种以上。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百合花、木兰花、兰花、绿绒蒿是云南的“八大名花”。

云南的脊椎动物有1737种,占中国脊椎动物的一半以上。兽类有300种,如亚洲象、印支虎、滇金丝猴、黑叶猴、野牛、小熊猫等;鸟类有793种,如犀鸟、白尾梢红雉、绿孔雀等;淡水鱼类366种,除常见鱼种外,条鳅、裂腹鱼、双孔鱼、刀鲇等为国内罕见。

云南经探明的矿产约140多种,有92种已探明储量,而且储量较大。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铜、锡、铅、锌、锰、铁、金、银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磷、汞、煤、钾盐、硫磺、大理石等。

云南水资源的来源主要是雪山融水和雨水,正常年份水资源总量为2000多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金沙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过境,水量约1900多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约82.5%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1000多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3900多亿度,在中国位居第二。

云南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3个,保护对象涉及云南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群落及其珍稀动植物。

云南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7个,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覆盖全省17个地、州、市,自然景观涵盖了江、河、湖、瀑、泉、山、林、洞、雪多种形态;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种气候带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类动植物群体;呈地上地下多种分布。同时,兼有古代历史文化遗存、古生物考古发现、多种民族的风俗民情,且是自然人文景观的融合。

以自然景观类别和地域分布看,云南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湖区,其组成有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路南石林为中心的滇东、滇东南岩溶地貌区,其组成有石林、九乡、阿庐古洞、普者黑、浴仙湖、八宝、燕子洞、白龙洞、珠江源、多依河及与之相融合的民族风情;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山水综合区,其组成有苍山、洱海、鸡足山、博南古道、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怒江大峡谷及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滇南热带、亚热带雨林区,其组成有西双版纳、思茅、峨山等及与之相融合的民族风情;以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雪山峡谷区,其组成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泸沽湖、梅里雪山、香格里拉(中甸北部风光)及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以楚雄为中心连接中心区、滇西区、滇西北区的滇西走廊区,其组成包括紫溪山、恐龙山、狮山、方山、土林及民族风情、考古遗址。

字数:2635

林众 主编.中华旅游通典·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685-2686页.
收录词条数: 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