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助手: 部首部首 笔画笔画 拼音拼音
竹马舞     
字体 [大]    [中]   [小]

流行于富阳、建德、桐庐、淳安及宁波一带。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浙江西天目山区丢失一匹御马,后修练成为神马,专为百姓驱妖灭灾。为感谢神马的护佑,浙西山民每年新春佳节跳竹马以祈吉祥,后成为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娱乐活动。竹马舞是用竹篾扎成马头(连头颈)与马尾(连马臀),裹以绸布,绑于演员的腰部前后,演员穿红着绿,手执马鞭,似坐马上。起舞前马鸣嘶嘶,鼓乐声声,在马伕的牵引下,众马奔跃上场,摆出各种灵活的队形。演员人数自由,由于竹马舞的动作行进性较强,适宜于在广场、街头及大面积的场地进行表演。

字数:248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编;吴祚来,陈宏仁 主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4.第361页.
收录词条数: 7018 首词条 上词条 下词条 末词条
  • 竹马舞,即跳竹马,也称“马灯舞”,是一种灯彩歌舞。淳安跳竹马起源于明代,相传与元末起义...早先的竹马外糊彩纸,腹里点蜡烛,只是祭具。后来发展为用红绿黄白黑五色布缠身,分前后两节,吊孔在人的腰间,像人骑着马,自由翻腾跳滚。表演竹马的都是少年男女,分生...字数:559 来源:中华旅游通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