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奋战,1945年8月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就主张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以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依附外国势力,坚持独裁统治,妄图使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不顾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组织联合政府的真诚愿望,悍然撕毁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协议,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奋起自卫,经过3年人民解放战争,特别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蒋介石集团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1949年4月20~23日,解放军突破了长江防线,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条件已经成熟。

早在1948年,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发出召开没有反动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1948年11月25日,上述各方代表在哈尔滨协商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问题,代表们一致赞成以新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并决定将新政协名称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过3个月的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及中国人民救国会等)、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的代表共662人。毛泽东主席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 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当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纪念在长期斗争中为创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全体就职,并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会议责成他们迅速组成政府各机关,并即开始工作。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同时决定发表公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下午3时,在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大典的有全国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主席台面对着红旗飘扬的广场,当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沸腾,欢声震天,掌声雷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亲自按动电钮,徐徐升起第一面象征着胜利和尊严的五星红旗。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说:“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阅兵式开始。阅兵式由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德总司令驱车检阅各兵种部队后回到主席台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接着开始了陆、海、空军的阅兵式。受阅部队在“八一”军旗引导下,威武雄壮地分列经主席台由东向西行进。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4架,在会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阅兵式历时3小时,全场掌声此起彼伏,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阅兵式接近结束时,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变成了华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礼花从会场四周发射。欢呼着的群众在阅兵式完毕后开始游行,队伍经过主席台前,“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入云霄。毛泽东在扩音机前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并一再向群众招手。群众欢呼鼓掌,热情洋溢。游行队伍有秩序地全部走出会场时,已是晚间9时25分。北京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同日,周恩来外长发出致各国公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分别通知各国政府。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任命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李维汉为政务院秘书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为总参谋长,聂荣臻为副总参谋长。同时还任命了政务院下属各委,各部的主任、部长。包括:任命董必武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陈云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郭沫若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谭平山为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任命谢觉哉为内务部长,罗瑞卿为公安部长,薄一波为财政部长,叶季壮为贸易部长,陈云为重工业部长,陈郁为燃料工业部长,曾山为纺织工业部长,杨立三为食品工业部长,黄炎培为轻工业部长,滕代远为铁道部长,朱学范为邮电部长,章伯钧为交通部长,李书成为农业部长,梁希为林垦部长,傅作义为水利部长,李立三为劳动部长,沈雁冰为文化部长,马叙伦为教育部长,李德全为卫生部长,史良为司法部长,陈绍禹为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维汉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香凝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邹大鹏为情报总署署长,孔原为海关总署署长,胡乔木为新闻总署署长,胡愈之为出版总署署长,南汉宸为人民银行行长。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54年9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改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改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3198 字

周华虎,蒋辅义,李体文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