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大型的文物鉴赏工具书。它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史前直至清朝结束,一百数十万年漫长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文化遗存。
  据目前所知,我国现有馆藏文物一千万件以上,加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众,覆盖面之大,涉及领域之广,为世人所瞩目。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艳丽奇葩。
  研究、保护这份遗产,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广大读者迫切需要一部综合介绍各类文物精华的大型辞书。辽宁教育出版社策划并约请我们编撰本书,得到了该社几任社长和朋友们的支持。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由珠海博物馆以及众多的文物、博物馆专业同行集体完成的。大家在翻阅资料,遴选条目,综合归类,撰写词条等浩繁的工作中表现了始终的热情。许多工作的进展并非举手之劳,所遇难题不少,蹉跎踵至,幸得各方朋友锲而不舍,笔耕不辍,几易寒暑终成此书。
  与已出版的同类辞书相比,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选择,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以及中外交流等多方面的重要文物、遗址和墓葬。所收词目约六千条,黑白、彩色插图近六千幅,文字近三百万,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是较为实用的一部文物类新辞书。
  二、文物分类,包括石、陶、玉、瓷、铁、其他金属、漆、木、骨、竹、法书、绘画、雕塑、建筑等项,其年代的界定和名称的规范,吸收了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界学者的研究意见,内容叙述简明扼要。所有文物词条,均注明被介绍对象的收藏地和出土地,为读者今后亲临目睹提供了指南。
  三、条目选择,采取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使读者既能欣赏到高品位的文物精品,又能了解到各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面貌。为了方便读者,还对一些文物的专业术语,流派特征及艺术思想作了简要说明。
  四、考虑到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界,以及社会上对同一文物有不同称谓的现实,本书没有安排字头音序索引,而是采用了分省目录及分类目录两种检索方式,这两种检索方式可以互相补充,帮助读者减少查寻困难。

编者